自从当了妈妈以后,对于孩子的教导就加入到了日常的修行中,尤其到了学龄阶段,更是处于空前投入的状态。身处首都北京,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了各种准备:学区房、各区情况、政策变化,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让人感叹未来求学路之艰辛。如今正式上学,耳边充斥着各种讨论的声音:报不报班?不报担心输在起跑线,报班又该怎么选?一年级就这么紧张,往后怎么办?老师要求太多,没时间管孩子怎么办?不少双职工家庭更是陷入焦灼的状态,鸡飞狗跳的场面也成为了网络文章调侃的槽点, 我曾经一度迷失在了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当中,看着各种压力下孩子们充满艰辛的求学道路,对于未来产生了很多困惑和犹豫,恰逢当时快乐教育论调盛行,这个成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压力的镇痛剂,“不求你出人头地,但求你平安健康开心快乐就好”这样的想法安定着我的内心。直到美国教育实质情况分析和阶层固化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阶层固化论提示我们中国的阶层正在形成,而第一阶层堡垒或早已形成并且通向内部的吊门已然升起,这意味着没有资本的广大民众无论多么拼搏努力优秀也只能被屏蔽在外,且稍不注意就会直接跌落至底层。未来将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社会,而除去第一阶层,我们依然可以有在第二阶层里站住脚跟的机会,但是不努力向上就有可能跌落谷底。比你家底好起点高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资本可以站在原地不动呢?在美国,快乐教育和精英教育是相对存在的,是阶层固化后的产物,也就是普通大众的素质教育和美国高层人才培养的区别。
这些分析让我混乱的思维清晰了许多:我不求孩子有名有利有面子,但是在这个不进则退暗流涌动的分化社会中,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保持前进的姿态,逆流而上,站在尽可能高的平台上,看的更远。借用某篇文章的表述:孩子,我希望你努力拼搏,出人头地,可以不必为温饱琐事终日碌碌,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宽广的世界,拥有丰富而精彩的人生!
理想总是高远,现实也总是会让你不断被冲刷。在中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近年来一直被各种声音诟病,于是教育改革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种政策的变化和试验空前的进行着,而我的孩子恰好处在了这样的浪潮中。常有人说:“也别想太多太远了,备不住过两年又是个新政策。”在这些现实的大风大浪中,理想无暇顾及,只能紧盯脚下步伐。于是我又有了新的感慨:在这些纷乱中,究竟我的孩子应该保有一个怎样的前进姿态?
前不久随队去了新西兰进行微留学考察,在那里感受到的教育文化和理念,以及对于我们孩子出去后显现出的问题和差异点,让我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之前看过一篇关于中国上海的教师团在英国带实验班的报道,结论是:这些交流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关于教育的再思考,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实际上还是很扎实的。我也观察到,我们微留学的的孩子们在上课时对于听讲、算术、认读识记等等基本技能的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行为习惯、思维扩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就相对弱一些。
由此或许可以向上追溯至整个教育体制和理念的差异:中国的孩子更多的需要大量学习技能以适应高强度的知识灌输,而新西兰的孩子从上学开始就要全面学习和发展,接受启发引导,首先建立世界观和拥有独立的人格,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找到发展的方向。前者的教育导向最终是为了拼资源,而后者则是为社会育人。前者是复杂国情下的不得已,后者是无忧患下的从容。不能简单去评判对错,现实存在总有其难以说清的缘由。
弄清了情况,回到我自己的孩子身上,我既希望她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能够披荆斩棘,同时又希望她能像西方教育下的孩子那样保有对世界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希望她在匆忙赶路的大潮中,偶尔能停下脚步抬头看到蔚蓝的天眺望远处的海,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要去向哪里,然后快走几步跟上脚步,或者胸有成竹加快步伐,更或者走出人群奔向笃定的终点。这就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拥有的前行姿态!我是个贪心的妈妈,我希望鱼与熊掌兼而得之,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在两种教育哲学的相互融合下健康茁壮的成长!
也许有人会说,你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孩子会感到压力,其实我想说:这些期望是做为一个母亲思考认清现实后本能的反应,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最关键的是你如何控制自己的述求表像化,如何转换为有智慧的技巧和方法,让孩子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按照你期望的方向健康成长,这是需要一个妈妈花费心血用心经营的,这也是为什么母亲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灵魂人物,在这样事无巨细的精力耗费中只有女性才能兼而得之,做的更好!
不谈高远,脚踏实地。在还没有教养出一个可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人生之前,我始终是与孩子在我们选择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和成长,也希望可以分享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前进时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与为了孩子成长呕心沥血的一众朋友共同探讨。接下来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对孩子的日常教养中的一些结论和感受,包括以下三大内容:
1、行为习惯
在配合学校各项要求中我私底下是有选择的,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实在不必太过纠结。但是对于基础功课的学习能力、思维的方式方法、错题背后的思维误区等等我特别关注并予以引导;注重她的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她的国际化行为及意识培养,注重最接近真实世界的三观的培养。
2、阅读
从兴趣到坚持到成为习惯,这是跟随孩子一辈子最有价值的习惯,是开启哲学思考的重要手段,是智慧增长不可或缺的方式。
3、社会实践能力
我希望我的孩子在生活中要具备强大的内心和生存能力,能够化解烦恼和直面挑战。而很多直接经验和意志品质的形成不是光靠理论和思考就能获取的,必须是在真实世界的摸爬滚打中自我领悟。
以这三大内容为主旨安排的计划和活动,以及在这些计划活动中点滴渗透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我们这个家庭对于孩子培育的日常。我们没有办法保证孩子未来是否成功,但是在这样有方向、计划、目标的生活中我们获得了相对的平静、冷静的思考空间和相对从容的家庭生活,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整个家庭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我特别想跟那些跟我一样曾处在焦虑迷茫的状态下朋友们分享的。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她的出生带给我人生中最大的修行。她的成长时刻牵动着我的心,促使我不断回顾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让我们感叹孩子是生活给你的最大的考验,也是最好的礼物,让你无限的烦恼,却又离智慧无限地接近,愿我的孩子拥有属于她最广阔的世界和最精彩的人生!